最近想研究中種法. 要對抗德國的乾燥天氣. 除了加老麵, 加優格.加湯種.. 甚至加足夠的油脂與糖... 我想從中種來思考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其實它就是半老的Biga老麵.而且是很多的老麵@@ 所以中種的麵糰會比較黏一點. 我在嘗試的是如果更黏會有多黏? 那樣還有機會成為一條吐司嗎?
所以我前天加了裸麥天酵還有poolish 還有裸麥全粒粉還有大家都說比較黏的斯佩爾特小麥全部都是" 比較黏" 的食材去感受麵團.
昨天我很豪氣的.... 全梭了斯佩爾特小麥全粒粉還加了蜂蜜 黑糖.把所有黏的, 長不高的原因(纖維, 礦物質)都放進來( 這裡的全麥粉磨得不細 , 斯佩爾特小麥吸水性不佳而且出名的容易斷筋)
這次的土司它讓我學到很多. 起初, 它在中種發酵時真的長得不太好.因為都是全麥纖維所以不像一般Biga那樣美麗. 開始做主麵團時遇到很大的疑問. 因為它變成麵糊. 如果此時以我過去的手感. 我會馬上加麵粉去解救它. ( 因為我已經用壞4個電子秤所以我有很多憑手感做麵包的經驗 XD) 這次我一點都不想. 因為還要煮晚餐. 我就把它放一邊先不管它. 等煮完晚餐後. 發現它長得很好.所以又想辦法把它們幾乎沒有整型方式可言的滾圓放入吐司盒中( 其實進去吐司盒又平了@@
發現它竟然有在長大. 我因為有點頭痛去躺了一下結果不小心睡著了XD 起來發現已經滿模!!! 而我還沒有燠熱烤箱!!! 今天有這樣的結果. 我很驚訝! ( 這證明其實它可以是一條很好的帶蓋吐司, 而我本來真的就是只想做帶蓋結果不小心變兩個駝峰. XD) 因為我本來是準備好接受一條過發只有氣孔的糕. 結果是有過發沒錯. 但是竟然還能這樣切片不開天窗. 實在感謝老天爺 :)
我老公很喜歡這條吐司的風味. 他知道來龍去脈以後有很驚訝的表情( 也有可能是裝的, 因為他還想繼續有飯吃~~~) 今天我兒子整個班被帶去聽音樂會( 等一下另一篇想聽我話家常的再點去看 :P ) 所以剩一條. 等明天切片看組織及乾燥的程度之後要來切成小方塊烤乾做盛放沙拉裡的麵包小丁. 這樣我又可以繼續玩吐司了! 100%全麥的土司真的很特別. 烤過很酥脆非常好吃~